得益於國內陸上大基地、海上風電項目集中開工,行業需求擴張,以及風電行業反內卷,改善了市場競爭環境,今年風電行業出現明顯的盈利修復,大金重工、金風科技、海力風電、日月股份等風電股均出現過一波漲幅。在此背景下,又有風電產業鏈企業衝擊A股IPO。
格隆匯獲悉,11月18日,浙江振石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簡稱“振石股份”)將在上交所上會,擬衝擊滬主板上市,保薦人為中金公司。
振石股份主要從事清潔能源領域纖維增強材料研發、生產及銷售,產品主要應用於風力發電、光伏發電等領域。如今風電行業情況如何?不妨通過振石股份來一探究竟。
1
超6成營收來自風電纖維織物,關聯採購比例較高
振石股份的主要產品為清潔能源功能材料、其他纖維增強材料。
其中,清潔能源功能材料根據下游應用領域分為風電葉片材料、光伏材料等;其他纖維增強材料主要系應用於建築建材、交通運輸、電子電氣及化工環保等領域的熱固、熱塑類複合材料。
風電葉片結構包括殼體、主樑、腹板、葉根、表面塗層等,殼體形成葉片氣動外形用於捕捉風能;主樑負責核心支撐,提供葉片剛度即抗彎和抗扭能力;腹板負責支撐截面結構,預製後固定在主樑上;葉根增強層將主樑上載荷傳遞到主機處;表面塗層起到防止腐蝕和減少摩擦的作用。
風電葉片主要承力結構中,殼體、主樑、葉根以及預埋件腹板等關鍵區域採用大量纖維織物和拉擠型材。
光伏材料裏的光伏邊框以複合材料替代金屬材料,有效減輕光伏邊框重量, 提高力學性能,兼具良好的絕緣性、耐腐蝕性、耐刮擦性、耐候耐老化性能,主要應用於沙漠、海洋、鹽鹼等分佈式光伏組件的使用場景。
具體來看,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簡稱“報告期”),振石股份85%以上的收入主要來自清潔能源功能材料,其中,風電纖維織物的營收佔比在60%以上,風電拉擠型材的營收佔比在20%左右,光伏材料的營收佔比較低。
風電產業鏈上游為原材料與零部件廠商,包括中材科技、日月股份、新強聯、大金重工、海力風電、東方電纜等;
中游整機制造公司有金風科技、明陽智能、遠景能源、三一重能、上海電氣等;
下游風電場開發運營商包括三峽能源、龍源電力、國家電投、華能集團等。
振石股份需要向中國巨石、眾博復材、國際復材、迅克新材料等供應商採購纖維材料、樹脂、固化劑、脱模布、滌綸絲等原材料。
報告期內,公司向前五名供應商採購佔比分別為83%、84.06%、83.57%及82.18%,其中,向第一大供應商中國巨石的採購佔比均超68%,供應商集中度相對較高。同時,振石股份向關聯方購買商品、接受勞務發生的經常性關聯交易金額均佔當期營業成本的60%以上,存在關聯採購比例較高風險。
振石股份與國內外知名風電葉片及風電機組製造企業建立了業務合作關係,國內客户包括明陽智能、遠景能源、中材科技、時代新材、艾郎科技、三一重能等,國際客户包括維斯塔斯(Vestas)、西門子歌美颯(Siemens Gamesa)、迪皮埃(TPI)、德國恩德(Nordex)等。
由於下游風電整機及葉片行業集中度較高,報告期內,振石股份向前五名客户的銷售收入佔主營業務收入的比例均超57%,佔比較大。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賬款的賬面餘額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42.67%、37.47%、47.48%及40.51%,還面臨應收賬款增長的風險。
2
受產品銷售價格下降等影響,收入呈下滑趨勢
近幾年,振石股份的收入呈下滑趨勢,淨利潤存在波動。
具體來看,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1-6月,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約52.67億元、51.24億元、44.39億元、32.75億元,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約7.81億元、7.93億元、6.07億元、4.04億元。
其中,振石股份營業收入下滑,主要系來自清潔能源功能材料的收入下降導致,在該產品銷量穩步增長的背景下,銷售價格受上游原材料價格下行而有所下調,加上產品銷售結構變化導致。
由於振石股份主要產品覆蓋風力及光伏發電等行業,未來如果宏觀經濟發生較大變化,導致公司下游市場需求惡化,可能會間接影響公司所處行業的景氣度。
風力發電主要是利用風動能進行轉化使其成為機械動能,再把機械動能轉換為電能。在全球氣候變暖和減少碳排放的背景下,全球風電行業發展很快。據《全球風能報告2024》,2024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量達到117GW,2001-2024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量年複合增長率達13.39%。
據GWEC統計和預測,截至2024年末全球風電累計裝機量達到1136GW,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2118GW,2024-2030年全球新增風電裝機容量複合增長率為10.94%,平均每年新增風電裝機量163.7GW,仍將保持相對較高的發展速度。其中,亞太地區的風電產業發展表現遠超全球其他地區,逐漸成為全球主要的風電市場。
隨着風電行業的迅速發展,吸引了許多公司加入,行業內競爭加劇,振石股份需要與中材科技、國際復材、常友科技、惠柏新材等同行上市公司競爭。
報告期內,振石股份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3.82%、26%、25.98%和25.5%,高於可比上市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平均值,公司稱主要系業務結構、產品屬性及細分產品結構等方面存在差異所致。
值得注意的是,由於所處行業屬於技術和資本密集型產業,公司固定資產投資規模較大,資金需求量也很大,其中債務資金主要來自於銀行貸款等,導致資產負債率處於較高水平,且高於同行業可比公司平均值。
報告期各期末,振石股份的資產負債率(合併)分別為71.53%、71.30%、67.77%及69.27%,如果後續公司的資產結構、經營業績、銷售回款狀況發生不利變動,公司可能面臨較大的償債風險。
3
浙江嘉興衝出一家IPO,兩年分紅超11億
振石股份註冊地位於浙江省嘉興市桐鄉市鳳鳴街道,其前身恆石有限成立於2000年,並在2023年整體變更設立股份公司。
本次發行前,張毓強、張健侃父子通過桐鄉華嘉、振石集團以及桐鄉澤石合計控制公司96.51%的股權,為實際控制人。
目前,張健侃擔任公司董事長,他1983年出生,本科學歷,曾擔任過北京弘毅遠方投資顧問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振石集團總裁助理,2016年1月至今歷任振石集團副總裁、總裁、總經理,2019年5月至今擔任中國巨石董事,2023年4月至今擔任振石股份董事長。
副董事長黃鈞筠出生於1980年,本科學歷,她曾陸續擔任過巨石集團總裁辦公室員工、巨成置業總經理辦公室職員、巨石集團營銷專員、振石集團銷售部經理,2023年6月至今擔任公司副董事長。
總經理趙峯出生於1984年,本科學歷。他曾擔任過巨石集團總裁祕書、董事長祕書,還曾擔任振石華美董事、華智研究院董事、振石集團生產運營總監,2023年4月至今擔任公司董事、總經理。
董事會祕書尹航出生於1985年,本科學歷。他曾歷任巨石集團總裁祕書、投資策略專員,還當過振石集團發展戰略部副部長、振石集團董事局祕書、振石集團戰略投資總監、華智研究院董事長等職務。
值得注意的是,振石股份2022年及2023年的現金分紅分別約5.4億元、6億元,兩年分紅超11億元,而這些錢大部分都進了大股東的口袋。
本次IPO,振石股份擬募集資金約39.81億元,用於玻璃纖維製品生產基地建設項目、複合材料生產基地建設項目、西班牙生產建設項目、研發中心及信息化建設項目。
整體而言,經過多發展,振石股份已成為全球領先的風電葉片材料製造商,公司2024年風電玻纖織物全球市場份額超過35%,位列全球第一。但公司也面臨着營收下滑的壓力,同時還存在關聯採購、資產負債率較高的風險。未來公司能否優化供應鏈結構、改善財務狀況,格隆匯將持續關注。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