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路透》報導,輝達 (NVDA.US) 周四 (31 日) 回應中國網信辦提出的資安疑慮,強調旗下晶片不含任何「後門」(Backdoors),不會提供遠端存取或控制功能。此舉發生在美國稍早撤銷對 H20 晶片出口禁令後數周,為輝達在中國的銷售前景再添變數。
中國國家網信辦 (CAC) 指出,針對美方提議要求先進晶片配備追蹤與定位功能以防流向受禁國家,已對此表示關切,並於周四召見輝達,要求其說明 H20 晶片是否存在「後門」安全風險,擔心中國用戶數據與隱私權可能遭受影響。
輝達在聲明中表示:「資安對我們至關重要。輝達晶片不存在任何後門,能讓他人透過遠端方式進行存取或控制。」
中國安全審查施壓 背後有談判意味
此次中國網信辦的舉措,發生在美國國會與白宮討論立法,要求美企先進晶片附加定位驗證技術之際。這些提案尚未成為正式規範,也未確立技術要求,但凸顯美中圍繞尖端科技的持續角力。
Gavekal Dragonomics 分析師 Tilly Zhang 指出:「輝達晶片在中國市場的可替代性已提升,如今更能成為談判籌碼。中國顯然比過去更有勇氣與自主替代能力,不再完全依賴海外技術。」
輝達執行長黃仁勳 7 月展開高調訪中行程,與政府官員會面並公開讚揚中國人工智慧 (AI) 發展,釋放對市場的重視訊號。然而,中國資安審查的不確定性,為其長期在華布局增添挑戰。
強勁需求支撐 中國難捨輝達晶片
儘管安全審查升溫,分析師認為北京短期內不會強硬打壓輝達,因缺乏可行替代方案。86Research 分析師 Charlie Chai 表示:「這更像是象徵性立場,回應美方對中國技術安全的質疑。中國仍需要輝達晶片用於科研與應用,不太可能祭出實質障礙迫使其退出。」
輝達晶片在中國需求強勁,不僅科技企業,軍方、國營 AI 研究機構與大學也高度倚賴。據《路透》報導,該公司上周向台積電 (2330-TW)(TSM.US) 下單 30 萬個 H20 晶片組,以應對中國市場需求。
中國過去亦曾針對美企啟動安全審查。2023 年,中國以「重大安全風險」為由禁止關鍵基礎設施運營商採購美光 (MU.US) 產品;去年,中國網安協會曾呼籲對英特爾 (INTC.US) 產品進行審查,但未見官方回應。
輝達同時還在接受中國反壟斷調查,市場監管總局指控其涉嫌違反《反壟斷法》及收購 Mellanox 時的承諾。
市場觀察人士認為,此次資安審查更顯示出輝達處於美中科技與貿易競爭的交叉點,其在中國的戰略地位將持續受政策變數影響。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