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川普在社群平台拋出震撼彈,提議未來美國企業應將財務報告從每季度改為每半年揭露一次。此言一出,引起華爾街熱議,甚至認為美股恐劇烈震盪,估值可能因此集體遭到削弱。
自 1970 年起,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便規定上市公司必須按季度提交財報,這已成為美國資本市場長達半世紀的基石。川普的提議若要實現,勢必將顛覆這一長期傳統,其背後不僅涉及監管制度的變革,更觸及了企業經營與投資者權益的核心矛盾。
對於川普的提議,華爾街分析師們的意見呈現明顯分歧。支持者認為,減少財報揭露頻率能讓企業擺脫對短期盈利目標的過度關注,從而將更多精力投入到長期策略規劃與創新上。這種做法能有效減少管理層因追求短期業績而採取的「非必要」決策,讓企業價值回歸到更健康的軌道。
然而,大多數反對者則抱持強烈擔憂。他們認為,季度財報是投資者獲取公司資訊、做出明智決策的關鍵管道。一旦財報改為半年發布,市場的資訊透明度將大幅下降,這可能導致不確定性增加,進而加劇股價波動,美股的估值可能因此集體遭到削弱。
富國銀行投資研究所全球股票與實體資產主管薩米爾 · 薩馬納(Sameer Samana)指出,資訊發布間隔越長,宏觀層面的不確定性就越大,這會導致財報發布時的市場震盪更為劇烈。
Bokeh Capital Partners 的首席投資長金 · 佛瑞斯特(Kim Forrest)也強調,季度財報的意義不僅在於數據本身,更重要的是財報電話會議。這些會議為投資者提供了與公司管理層直接對話的機會,許多重要資訊和公司前景分析都來自這些公開的問答環節。若取消季度報告,無疑是削弱了所有投資者了解公司全貌的能力。
川普的倡議是否能付諸實行,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從行政程序來看,傳統上總統的此類要求需經國會同意。Raymond James 分析師艾德 · 米爾斯(Ed Mills)認為,國會不太可能同意這一改變,因為季度報告是《1934 年證券交易法》所規定的,且最近通過的《薩班斯 - 奧克斯利法案》甚至強化了這些報告要求。
然而,一些分析師則持樂觀態度。TD Cowen 董事總經理傑瑞特 · 塞伯格(Jaret Seiberg)認為,此舉對現任 SEC 主席 Paul Atkins 而言,是一個輕鬆就能幫助總統實現的政策勝利,因為 Atkins 本人一直主張放鬆監管。
他指出,雖然此改變仍非必然,但其可能性已從「不可能」變為「可能」,而 SEC 的工作人員至少需要 6 個月的時間來制定提案並收集數據,以應對未來的司法審查。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