輝達 (NVDA.US) 傳正在加速轉向「AI 機架級伺服器」策略,並且不再滿足於只負責供應鏈的一部分,而是想把整個大餅都吃下來,透過掌控更多 AI 伺服器生態鏈、以拉高整體利潤率。
輝達的傳統商業模式是向鴻海、廣達、緯創等台灣製造夥伴提供核心元件(如 AI GPU 或電路板),由這些合作夥伴負責組裝完整的伺服器機架。
然而,摩根大通分析師在緯創第三季財報電話會議上觀察到,輝達現正轉向「直接供應整套系統」,提供合作夥伴完整的 Level-10 系統藍圖與預先定義的架構。
若輝達改採 L10 系統銷售,主要轉變與效益如下:
統一設計標準: 輝達將主導整個 AI 伺服器機架的實體和電氣架構設計,並將藍圖提供給供應商遵循。這將確保 AI 基礎設施在設計上的統一性,避免供應商各自為政,從而提高整體效率和可靠性。輝達早在推出其 MGX 架構時就已展現出這種定義整個伺服器架構的意圖。
產品上市時間大幅縮短:由於高達 80% 的系統設計將由輝達預先定義和驗證,開發和交付新型 AI 架構(例如未來可能的 Rubin/Rubin CPX 機架)所需的時間預計將從傳統的 9 至 12 個月,縮短至僅 90 天。
擴大市場與利潤: 透過銷售完整的系統而非單一元件,輝達不僅能擴大其潛在市場規模(TAM),亦能因負責整個系統的銷售而獲得更高的利潤。
合作夥伴立場: 儘管角色有所調整,台灣製造供應商仍將是最終產品製造的關鍵環節。緯創對此表示,這種模式對其商業營運並未造成重大不利影響,反而可能是一件好事。
此策略轉型的最終目標,是將輝達定位為涵蓋其正在開發的整個基礎設施的綜合解決方案提供者,從而加速 AI 系統在全球市場上的普及和使用。
輝達尚未對此轉變發表官方聲明,業界將持續關注其對 AI 供應鏈生態系統的長遠影響。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