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 (AAPL.US) 周三 (15 日) 宣布推出新一代 iPad Pro、14 吋 MacBook Pro 與 Vision Pro 頭戴裝置,三款產品皆搭載自家研發的最新 M5 晶片,效能全面升級。美國等地區新產品即日起開放預購,10 月 22 日正式開賣,售價維持與前代相同,不過台灣尚未確定預購和上市時間。
蘋果通常會在 9 月推出 iPhone 與 Apple Watch 後,於 10 月更新筆電、平板或其他裝置,為年底假期銷售季備戰。由於 12 月季度是蘋果全年銷售最大檔期,公司希望透過產品線更新提振消費力道。
分析師指出,本次發表會同時受到市場關注,原因包括美國總統川普近期針對半導體與中國產品提出新關稅威脅。外界也密切觀察蘋果是否調整售價以吸收可能的關稅成本。
iPad Pro 升級 M5 晶片 效能躍升、高階多工回歸焦點
新一代 iPad Pro 延續極薄機身設計,維持 11 吋與 13 吋兩種尺寸,售價分別為 999 美元與 1,299 美元;台灣售價為新台幣 32,900 元和 43,900 元起。外觀變化不大,但內在升級幅度明顯。M5 晶片性能提升,配合 iPadOS 26 新多工介面,讓平板在運算效能與使用體驗上更接近筆電。
新版 iPad Pro 搭載多層「串聯式」(Tandem)OLED 螢幕設計,亮度與能效更優,適合創作者或專業用戶使用。iPadOS 26 引入更直覺的視窗分割、多重應用操作與類似 Mac 的上方選單列,讓使用者可同時開啟多款 App 並自由調整視窗位置。
蘋果期望藉由這次更新重振銷售。公司在截至 6 月底的季度中,iPad 營收為 65.8 億美元,較去年同期下滑 8%,主因去年同季剛推出新款 iPad Pro,基期較高。分析師認為,這次硬體與軟體同步升級,有助刺激換機需求。
MacBook Pro 導入 M5 晶片 維持設計但效能更強
14 吋 MacBook Pro 同步更新 M5 晶片,起價 1,599 美元,台灣售價為新台幣 52,900 元起,性能與電池續航力均優於前一代 M3 機型。雖然外觀未作大幅改動,但 M5 的處理速度足以滿足影音剪輯與 AI 應用等高效能需求。
MacBook 系列在蘋果整體營收中雖非主力,但仍具重要戰略意義。上季度 Mac 營收 80.5 億美元,年增 15%,其中 MacBook Air 被稱為公司最暢銷筆電。今年初蘋果才剛推出新版 MacBook Air,如今 Pro 機型升級意味著蘋果將高階筆電與平板同時強化,以全面迎戰假期銷售。
Vision Pro 搭載 M5 晶片 強化效能與佩戴舒適度
第二代 Vision Pro 頭戴式裝置也換上 M5 晶片,效能大幅提升,可支援更進階的擴增實境 (AR) 與人工智慧 (AI) 功能,處理速度比前代使用的 M2 晶片快上數倍。
新款 Vision Pro 外觀變化不大,但配備全新的「Dual Knit Band」頭帶,主打更佳的人體工學設計,減輕長時間佩戴的不適感。售價維持 3,499 美元,台灣售價為新台幣 119,900 元起。
自 2024 年初上市以來,Vision Pro 雖技術領先,但因價格高昂與重量偏重,銷售表現不如預期。蘋果已逐漸將策略重心轉向智慧眼鏡市場,以因應消費者對輕量化穿戴設備的需求。外媒報導,蘋果原計畫推出更輕、更便宜的 Vision Pro 版本已被擱置,取而代之的是加速追趕 Meta 在智慧眼鏡領域的布局。
目前 Meta(META.US) 推出的 Ray-Ban Display 智慧眼鏡獲得市場高度評價,成為蘋果下一階段競爭焦點。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鉅亨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