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关于人形机器人】
1、特斯拉人形机器人将成为史上最伟大的产品,预计市场规模达数十亿台,其中个人机器人与工业用途机器人的比例大概在1:3到1:5。
2、生产计划史无前例:机器人产线将启动“史上所有大型复杂制造产品中最快的产能爬坡” 。从弗里蒙特工厂启动年产100万台的生产线,之后在得州建年产能1000万台的产线。
3、人形机器人将在明年启动量产,确保人类安全优先。一旦实现每年100万台的持续产量,生产成本将在20,000美元左右。
4、加速迈向可持续的富足:人形机器人将真正消除贫困,提供超越人类外科医生的精准医疗,为每个人提供“超乎想象的医疗服务” 。人形机器人经济效应巨大,可将全球经济规模扩大10-100倍。
5、版本迭代:目前展示的是第2.5代人形机器人,明年将启动第三代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生产;人形机器人采用年度发布周期,每次都会有重大改进。
6、独特优势:特斯拉已突破复杂的手部工程、现实世界人工智能和大规模量产三大难点。特斯拉人形机器人本质上是“有胳膊和腿的智能车”,与特斯拉车辆现有的电池、电机、人工智能等技术同源打造。
【关于智能辅助驾驶与特斯拉赛博无人驾驶电动车(Tesla Cybercab)】
7、特斯拉辅助驾驶技术使全球车队每680万英里仅发生一起事故,安全性为美国平均驾驶员的十倍,较2018年接近翻倍;将来自动驾驶技术预计将安全性能再实现数量级的提升,可挽救数百万生命、避免数亿事故。
8、智能辅助驾驶V14.1版本已经很流畅,V14.3版本将达到“睡一觉醒来就抵达目的地”的水平。
9、已完成全球首次无人驾驶车辆从工厂自动交付到新车主家中。目前的特斯拉车辆已可以自动驶出工厂,进入物流停车场。
10、FSD Supervised目前已在6个国家/地区推出,欧洲需客户推动审批。
11、Tesla Cybercab 特斯拉赛博无人驾驶电动车:首款专为无人驾驶设计的特斯拉Robotaxi运营车辆,无方向盘、无踏板、无后视镜,每公里运行只需几毛钱。2026年4月在得州超级工厂启动量产,预计5-10秒生产一辆,年产能从50万飙升至200-500万。
12、整体生产扩张:由于智能辅助驾驶问题已解决,特斯拉将“以最快速度扩大车辆产量” 。明年车辆产量目标增长50%,年化达260-270万;2027年底400万,2028年底500万。
13、自动驾驶成本:目标将每英里成本降至0.20美元以下,预计自动驾驶将减少车辆总数但增加总体行驶里程(因为车辆使用的便利性提升)。
【关于人工智能芯片与制造创新】
14、AI 5芯片:专为特斯拉人工智能优化,功耗仅为英伟达Blackwell的1/3,性能相当,成本却不足其10%。更高效地采用整数运算,在能效和硅片效率上远超竞品。性能有望比 AI4 高出50倍,目标 2027 年实现量产,将应用于车辆、机器人、培训和数据中心。
15、AI 6芯片:目前已在规划中,可在AI 5投产后一年内同厂升级,实现AI 5双倍性能。
16、芯片短缺应对:芯片和电力是未来发展的核心瓶颈,特斯拉已准备好能源解决方案,但芯片供应仍需扩大。特斯拉可能自建“Terafab”巨型工厂,目标建设每月100万片晶圆的大型晶圆厂。马斯克深度参与设计,甚至“做梦都在画芯片”。
17、电池创新:Megapack简化设计,可直接输出35千伏,无需变电站;4680电池用于Cybercab/赛博越野旅行车/特斯拉人形机器人。特斯拉在得州建立了除中国之外的全球最大锂精炼厂(初始规模50吉瓦时),以确保供应链韧性。
【关于其他产品与运营更新】
18、Tesla Semi 电动半挂卡车:明年将进行大量技术改进,800公里续航,800千瓦行驶功率,1.2兆瓦充电功率,能耗1度电/公里。效率更高、有效载荷更大、专为自主运行而设计,2026年将在内华达超级工厂量产,目前已经在为百事等公司做运输车辆。
19、超级充电:全球最大的超级充电网络,覆盖地球任意角落;已经对很多其他品牌电动车开放使用。过去一年,特斯拉超级充电网络新增1.2万个充电桩(同比增长 18%)、提供6太瓦时电量(同比增长 29%)、稳定运行时间接近100%。
20、安全与员工:工厂氛围积极,持续提升工人安全。
21、轮椅无障碍车型:Robovan(或类似)在研,尺寸大、未来感强,预计几年后推出。
22、Roadster:马斯克表示,他最近提到的“史上最震撼的产品演示”指的就是全新Roadster,超乎想象,超越任何现有车辆,2026年4月1日将发布新技术演示,预计12-18个月后量产。他称其为“有史以来最酷的车,如果它还算是一辆车的话” ,将集“007詹姆斯·邦德所有座驾技术”之大成。
【关于公司使命与未来愿景】
23、公司使命从“加速世界向可持续能源的转变”升级为“加速世界迈向可持续的富足”:人们将可无限获取商品、服务与医疗,同时守护人类在地球的生存环境。
新闻来源 (不包括新闻图片): 格隆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