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放大 +    縮小 -
警方:上半年957名專上學生被騙 內地生遇電騙平均損失達83萬 25歲「港漂」碩士生痛失近1,100萬
推薦
2
利好
1
利淡
1
AASTOCKS新聞
警方公布,今年首七個月共接獲24,644宗騙案,損失金額共約43.4億元。以累積數字計算,今年的整體騙案升幅有放緩趨勢,累計損失金額較去年同期減少15.6%。

今年上半年共有957名專上院校學生被騙,當中本地生及「港漂」內地生分別佔比67.3%(644名)及32.7%(313名)。雖然以案件宗數而言,有較多本地學生被騙,但損失金額則內地學生較多,內地學生佔學生群體的受騙金額55.5%,達6,031萬元。內地生平均每宗電話騙案損失達83萬元,遠高於其他騙案類別。

學生受騙案件中,最大一宗損失金額為1,097萬元,涉及一名25歲內地碩士學生,其今年4月收到冒認香港入境處人員來電,說他名下多個銀行戶口涉及金融騙案,並將電話轉駁到假冒珠海市的公安部。騙徒出示偽造的保密令施壓,要求受害人配合調查,作資金的監管。

警方表示,受害人按騙徒的指示將1,097萬元分別存入騙徒提供的銀行帳戶。騙徒之後指示受害人再額外轉帳更多的資金。同時間,受害人的銀行發現了受害人戶口有疑,要求受害人前往銀行分行,銀行職員同時通知了反詐騙協調中心。經過面談之後,受害人才知道自己受騙。

港漂生遇租樓騙案亦激增,今年首半年共錄得17宗及損失共208萬元,但去年同期則沒有同類案件發生。

除了有受害者,也有人加入成詐騙集團一員,一名19歲內地來港大學生替「假冒官員」詐騙集團做跑腿被捕,當事人冒充廉政公署人員向受害人派發「公函」,警員到場後於大學生身上檢獲偽造的廉政公署證件及假公函,相信涉及3宗騙案,涉及金額共約879萬元。

警方提醒,要提防「騙上騙」的詐騙案件,因為騙徒在誘騙受害人轉帳後,會聳恿受害人參與所謂的特務行動,訛稱完成有關行動後,便可以取回失去的金額。若明知對方是騙徒仍然協助他們進行犯罪行動將是串謀詐騙,一經定罪最高可判監14年。

警方補充,在獲得受騙或因騙案被捕學生同意後,會將相關個案轉介至香港青年協會,由專業社工提供進一步支援學生及學生家庭,包括心理輔導及家庭關係輔導,協助紓緩當事人心理及生活壓力,並降低再次受騙或重犯的風險。先導計劃於上月展開,服務對象暫時主要集中18歲至22歲,目前已有5名受騙學生及3名被捕學生獲轉介至香港青年協會進行輔導,當中有個案涉及金額高達300萬元。(da/j)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