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和表示,於9月10至11日前往东京与当地投资者就中国市场「重新评估」交换意见。总体而言,超过半数交流对象认为当前A股涨势若缺乏基本面支持将难以「持续」。但多数认同在更多刺激政策及潜在中美峰会等短期催化剂下,积极情绪或延续,部分投资者对香港本地股展现浓厚兴趣。
尽管中国经济「日本化」理论在其他地区逐渐失势,但日本投资者仍视其为关键担忧,指出现代中国与1990年代日本在房地产持续下行、收入增长放缓及人口老化等方面日益相似。虽然大和预见中国明年经济逆风加剧(受刺激政策效应减退及关税驱动需求消退影响),但认为中国在房地产市场的处境(「资产负债表衰退」冲击较温和)及宏观政策储备仍优於1990年代的日本。在此背景下,大和认为中国仍可透过拉动内需避开「日本化」轨道。
相关内容《大行》花旗:优化资本投资计划料推动超豪宅市场持续跑赢 首选领展(00823.HK)太地(01972.HK)新地(00016.HK)
积极的一面是,随着香港经济稳步复苏,包括太古地产(01972.HK) -0.060 (-0.272%) 沽空 $1.26百万; 比率 2.017% 及港铁(00066.HK) -0.140 (-0.524%) 沽空 $2.12千万; 比率 35.089% 在内的本地高股息股重新获得日本机构投资者(多为长线价值投资者)关注。尽管作为楼市反弹受益者,香港本地股在2025年上半年整体跑输大市。部分投资者亦看好流动性持续推动中国股市涨势的潜力,特别是随着家庭资金逐渐从银行体系流出。值得注意是,至少两位投资者在会议中表达对印度市场的悲观看法,主因担忧企业盈利动能减弱。过去五年全球新兴市场基金对中印股票的配置呈「镜像关系」——中国持股趋降而印度持股趋升。根据EPFR数据,此趋势自2024年9月似乎已出现逆转。
受惠於四中全会前更多政策,大和预期投资者积极情绪将在未来数周延续。然而,面对A股估值日益承压,大和认为现时宜将关注点转回港股市场。对2025年下半年维持谨慎看法,因多项催化剂待释放、关税不确定性升温,且经济增长在2024年第四季高基数效应下将进一步放缓。(ad/j)(港股报价延迟最少十五分钟。沽空资料截至 2025-09-18 12:25。)
AASTOCKS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