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不下來!南下資金今日繼續買入港股。
萬億資金南下掃貨!截至9月2日,南向資金2025年內淨買入額10002.21億港元,創歷史紀錄。
自南向北向開通以來,截至9月2日,南向資金淨買入港股4.18萬億元。截至7月31日,北向資金淨買入A股1.76萬億元。
ETF資金也在流入港股今年最猛賽道。
經過短暫調整,恆生創新藥ETF(159316)再度起飛,近4日漲超8%,其標的指數年內漲幅達113%。
消息面上,2025年世界肺癌大會將於9月6日~9月9日在西班牙巴塞羅那舉行,中國藥企將在會議上展示一系列創新藥成果。
今年以來,國產創新藥已達成對外授權83項,涉及總金額845.31億美元,較2024年全年488.13億美元大幅增長73.2%。對外授權交易金額全球佔比由2019年不足1%增長到今年以來的51.73%。
中國創新藥產業從“跟跑”到“並跑”,甚至在部分細分領域開始“領跑”。
創新藥賽道也成為資本市場的焦點,吸引眾多資金關注。
比如,恆生創新藥ETF(159316)持續受到資金青睞,近60日資金淨流入額15.48億元,最新基金規模達19.65億。
恆生創新藥ETF是市場唯一跟蹤恆生港股通創新藥指數的ETF產品,具備高彈性和稀缺性。
8月11日,恆生港股通創新藥指數正式調整生效,通過在編制方案中剔除CXO,成為首批“純度”100%的創新藥指數,更加精準地反映我國創新藥企的整體表現。
根據模擬測算,剔除CXO後指數歷史業績得到明顯提升,指數發佈日以來,修訂版方案的指數業績較原指數提升30%。
市場最關心的開户數據,也出爐了。。
縱觀整個市場,8月A股領漲全球,新股民跑步入場。
2025年8月A股新開户265萬户,與去年同期100萬新開户數相比,同比大增165%。
今年前8個月,A股新開户數合計已達1721.17萬户。
其中,1月新開户總數為157萬户,2月的284萬户實現了近乎翻倍的增長,3月突破了300萬户,4月因關税摩擦市場震盪環比下降37.22%,5月受假期影響進一步回落,6月、7月有所回升,8月環比增長35%。
本輪行情,4月-8月,開户最多的一個月開户265萬户,相比4月起點的192.4萬户,倍數為1.37倍。回顧過去的牛市高峯期,此前幾輪行情倍數都超過2倍,2014-2015年高達31.9倍。
槓桿資金也在加速流入。9月1日,A股兩融餘額達到22969.91億元,正式突破2015年6月18日創下的22730.35億元的歷史峯值,創A股史上新高。
自今年6月23日起,兩融餘額已連續11周保持正增長,累計增加4845.1億元,區間增幅超過26%。
與2015年不同的是,當前融資餘額佔 A股流通市值比例為 2.32%,融資買入額佔A股成交額比重處於歷史中樞水平,遠低於 2015 年曆史峯值的4.72%。
此外,私募基金調研熱度也在提升。8月,共有1152傢俬募機構參與A股上市公司調研,合計調研次數達6053次,環比大幅增長243.34%。
近日,國際大機構大摩最新閉門討論,提到:市場情緒是否已到頂點?
對於當下市場,摩根士丹利認為,當前A股與港股市場的“水牛”態勢已基本形成,但其形成節奏較為温和,居民存款向股市遷移尚處早期階段。
大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指出,我們測算了在過去幾年期間累計的超額定存可能是幾萬億,比如説5萬億左右的規模;但是從7月份我們提示流動性“水牛”徵兆以來,真正的居民存款季節性的少增的量也就是3000多億。
因此,他認為,從搬遷的角度看可能也就搬了3000多億,小荷才露尖尖角,遷徙仍處於早期;它也依賴於接下來市場基本面的改善,以及宏觀敍事的共振。
邢自強建議,通過引導長期資金入市、完善公司治理和IPO機制等方式,將“水牛”夯實成“制度牛”。
但也警示,儘管市場情緒總體樂觀,但需警惕短期過熱風險,從上週大家實際觀察到的情況來講,也有一些防範短期擁擠和亢奮情緒的徵兆,上週在一些社交媒體上,這種亢奮的叫囂牛市的聲音稍微冷卻了一點,可能這也是一個好事。
關於市場情緒是否已到頂點?大摩首席策略師王瀅表示,這樣的判斷還是為時尚早。
她指出,去年10月1日後有一波散户跑步入場,當時總體接近130億的流入,但在7月份和8月份這兩個月,目前看到的是差不多65億的流入,這兩個月加起來還不夠去年2024年10月份的一半。
王瀅認為,這表明這波行情還是在早期階段,並沒有呈現出市場全面過熱的跡象,目前風險仍然是在一個可控的階段。
瑞士寶盛最新觀點認為,儘管近期漲勢強勁,A股市場距離泡沫狀態仍相去甚遠,當前漲幅與歷史水平相符,估值保持合理,流動性指標顯示市場活動有所增加,但未至過熱,預計後市仍有上行空間。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