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證指數重回3900點,光伏板塊也隨之上漲,截至下午收盤,陽光電源漲超8%,通威股份、兆新股份、隆基綠能等紛紛上漲。
7月以來,隨着光伏“反內卷”持續加碼,硅料、硅片環節開工率顯著下降,價格也有所反彈。在此背景下,一些光伏企業股價迅速飆升。比如,從7月初至今,陽光電源(300274)股價累計漲幅超123%。不過,行業能否持續回暖,仍需依賴產能實質壓減與行業自律的落地。
值得注意的是,陽光電源曾在7月11日披露減持公告,稱公司副董事長、高級副總裁顧亦磊及董事、高級副總裁吳家貌等高管計劃自2025年8月4日至11月3日以集中競價或大宗交易方式減持公司約0.02%的股份。為避免短線交易,相關人員均決定提前終止減持計劃,並將擇機提交新的減持計劃。
格隆匯獲悉,在9月26日發佈減持計劃提前終止的公告後不久,陽光電源就向港交所遞交招股書,擬在香港主板上市,中金公司為其獨家保薦人。
經過多年發展,陽光電源已成為全球光伏逆變器及鋰電儲能系統龍頭,公司2011年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截至今天收盤,市值超3138億元。
1
儲能業務爆發,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規模較大
陽光電源聚焦清潔電力行業,從光伏逆變器業務起步,逐步佈局太陽能、風能、儲能、電動汽車及充電、氫能“光風儲電氫”五大賽道。
公司的收入主要來自光伏逆變器等電力電子轉換設備、儲能系統、新能源投資開發這三大業務,其他還有小部分收入來自新能源電站發電、智慧能源運維服務、水面光伏系統及充電設備,並戰略佈局氫能、AIDC電源等業務。
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簡稱“報告期”),陽光電源的光伏逆變器等電力電子轉換設備、新能源投資開發的營收佔比均有所下滑,儲能系統的營收佔比從25.2%提升至41%。
陽光電源的光伏逆變器產品覆蓋集中逆變器、模塊化逆變器、組串逆變器、户用逆變器和微型逆變器,功率範圍涵蓋0.45-9600 kW,廣泛應用於地面電站、工商業和户用等各類應用場景。
同時依託全球領先的電力電子、電化學、電網支撐“三電融合”技術,打造專業儲能系統,為用户提供實現新能源併網、電力調頻調峯、需求側響應、微電網、工商業、户用等解決方案。
公司還在全球範圍內開展新能源投資開發業務,覆蓋地面電站、工商業電站、户用電站、風電場、儲能電站等各類場景。
陽光電源所處行業競爭激烈,公司需要在產品質量、成本效率、銷售及服務網絡等方面與同行競爭。
競爭格局方面,全球光伏逆變器市場高度集中,參與者除了陽光電源之外,還有華為、錦浪科技、特變電工、固德威等。按出貨量,2024年前五家企業合計佔據63.9%的市場份額;其中,陽光電源以25.2%的市佔率處於行業領先地位。
2024年全球鋰電儲能系統出貨量前五名企業合計佔據43.3%的市場份額,陽光電源以11.9%的市佔率排在第二,僅次於特斯拉,同行公司還包括中國中車、遠景儲能等。
光伏產業鏈上游包括光伏組件、逆變器、支架等;中游主要涉及光伏系統集成及電站建設,負責將各類材料和部件組合與落地,實現光伏電站的整體交付;下游則聚焦於發電和運維,覆蓋地面電站、工商業光伏、户用光伏等場景。
儲能產業鏈上游主要為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隔膜等電芯原材料,中游包括電池管理系統(BMS)、儲能變流器、能量管理系統(EMS)等關鍵組件,以及儲能系統的集成、安裝與調試;下游覆蓋發電、電網、工商業、户用及離網儲能場景的運營。
陽光電源主要採購用於生產光伏逆變器的變壓器、IGBT、電感、電阻以及其他電子元器件及結構件;生產儲能系統的電芯、結構件及電子零部件;以及用於新能源投資開發的光伏組件 等設備、材料及施工服務。報告期內,公司五大供應商包括中創新航、通威股份、天合光能、伊戈爾電氣等。
客户方面,公司光伏逆變器等電力電子轉換設備及儲能系統業務的下游客户主要是EPC承包商、項目業主及項目投資者;新能源投資開發業務的客户主要是項目業主及項目投資者。報告期內,陽光電源的前五大客户包括中國電力建設集團有限公司、廣東省能源集團有限公司、中國核工業集團有限公司等。
值得注意的是,隨着業務規模的擴大,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陽光電源的應收賬款及應收票據總額從約152.97億元增加至294.24億元,任何應收款項的延付或拖欠,均可能影響公司的流動資金及財務表現。
此外,報告期內,陽光電源的存貨從約190.6億元增長至297.06億元,存貨週轉天數從168.2天增加至181.3天,公司可能會出現存貨減值、短缺或過剩的情況。
2
業績持續增長,超四成收入來自海外
近幾年,得益於光伏、風電、儲能等領域的快速發展,以及陽光電源不斷開拓市場、銷售規模擴大,業績持續增長。
具體來看,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1-6月,陽光電源的營業收入分別約401.09億元、721.59億元、777.04億元、434.37億元,毛利率分別為20.4%、25.5%、29.0%、32.9%,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約36.96億元、96.09億元、112.64億元、78.3億元。
其中,2023年由於光伏逆變器及儲能系統等業務的盈利能力提高,公司毛利率提升;2024年得益於公司持續進行產品創新從而提高品牌價值,盈利能力提高,加上毛利率相對較高的儲能系統銷售佔比增加,提高了整體毛利率。
陽光電源與眾多全球知名客户建立了合作關係,截至2025年6月末,其業務已覆蓋全球上百個國家和地區,並在海外設立超過20家分支機構和60多家代表處,同期公司海外收入佔整體收入的58.4%,佔比較大。
公司的業務遍佈全球,可能在遵守外國法律法規方面面臨不確定性,包括但不限於出口管制與經濟制裁、反傾銷與反補貼等,還存在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相關不確定性。
清潔電力轉換設備是全球清潔能源體系的核心支撐,主要包括光伏逆變器、風電變流器、儲能系統、制氫電源與電解槽、新能源汽車電控與電源系統、充電樁以及AIDC電源。
其中,2024年光伏和風電總裝機量在整體電力裝機容量中的佔比為29.4%,預計到2050年將達68%。
在全球低碳目標和能源結構調整的推動下,全球清潔電力轉換設備市場規模從2020年的175億美元躍升至2024年的724億美元,年複合增長率達42.6%,預計到2030年將增長至2609億美元,2024年至2030年的年複合增長率放緩至23.8%。
3
安徽合肥衝出一家IPO,三年半累計派息超41億
陽光電源來自安徽省合肥市,其前身合肥陽光電源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並在2010年改製為股份有限公司,2011年在深交所創業板上市。
股權結構方面,截至2025年9月27日,曹仁賢、蘇蕾夫婦持有陽光電源約30.63%股份,為單一最大股東集團。
管理層方面,陽光電源的董事長兼總裁曹仁賢今年57歲,他1990年獲得合肥工業大學工業電氣自動化學士學位,並在1993年獲得合肥工業大學自動化專業碩士學位。曹仁賢曾在合肥工業大學做過幾年教師及研究員,1998年7月起任陽光電源總裁,2007年8月起任董事長。
公司副董事長兼高級副總裁顧亦磊今年47歲,他1999年獲得浙江大學應用電子技術學士學位,並在2008年獲得浙江大學電力電子與電力傳動博士學位。顧亦磊曾擔任過深圳康達煒電子技術有限公司技術總監、山特電子(深圳)有限公司經理、伊頓(中國)投資有限公司經理,2015年9月加入陽光電源。
值得注意的是,2022年、2023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陽光電源分別向股東宣派或派付現金股利約1.63億元、3.25億元、14.19億元、22.17億元,三年半累計派息超41億元。2025年9月,公司臨時股東會批准2025年上半年的中期股息約19.5億元。
本次港股IPO,陽光電源擬募集資金用於研發,包括新一代光伏與儲能產品的研發投入,以及建設及升級研發中心;用於在海外建造生產基地;用於加速數智化建設;營運資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整體而言,近幾年,隨着銷售規模擴大,以及儲能業務的爆發,陽光電源的業績持續增長,但公司也面臨應收賬款風險增加、海外政策不確定性以及行業增速放緩等挑戰,未來公司能否通過技術創新、市場拓展等繼續保持競爭優勢,格隆匯將持續關注。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