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銀國際發表報告指,本周恒生醫療保健指數跌3%,跑輸大市。其中,醫院、器械及處方藥板塊表現較於其他子板塊較優。該行指,醫療行業波動中內外資略有分歧,擇時佈局創新藥產業。
該行指,機構持倉回顧下,9月以來,內資通過港股通的持股比例保持穩定,而外資在港股醫藥的持倉則從年中開始略有回落。本周,內資增持龍頭及創新藥企,外資則對於性價比較高的CXO企業有所增持,對於內資加倉的創新標的則有所減持。
相關內容《大行》高盛:美擬加強審查華創新藥報道會為中資醫藥股帶來「標題風險」 對三類企業分析短期風險
據紐約時報報道,特朗普總統近期聲稱要加大對引進中國藥品的限制,該行認為實際影響有限。在創新藥板塊普漲之後,建議在板塊回調時逐步佈局,並推薦關注以下細分方向,創新藥有三生製藥(01530.HK) -0.460 (-1.475%) 沽空 $9.41千萬; 比率 13.891% 、德琪醫藥-B(06996.HK) -0.210 (-3.139%) 短期催化劑豐富、估值仍未反映核心大單品價值,先聲藥業(02096.HK) -0.220 (-1.682%) 沽空 $96.25萬; 比率 1.818% 、和黃醫藥(00013.HK) -0.420 (-1.522%) 沽空 $1.62千萬; 比率 13.682% 、傳奇生物(LEGN.US) 被明顯低估、長期成長邏輯清晰;CXO方面,受益於下游高景氣度和融資邊際回暖的細分賽道龍頭,如藥明合聯(02268.HK) -0.250 (-0.354%) 沽空 $3.66百萬; 比率 2.194% 。(ha/da)(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09-18 12:25。) (美股為即時串流報價; OTC市場股票除外,資料延遲最少15分鐘。)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