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首李家超今早(18日)在電台節目上,有市民關注香港經濟不景,吳先生指,香港經濟應該有居安思危,街上很多空置店舖,貨櫃碼頭又沒有大貨櫃船進入,甚至赤柱已經很靜,沒有外國人,旅遊不行、運輸又不行。另八旬聽眾石先生指,表示許多年青、老年人失業,「執笠比比皆是」。有主持亦稱普遍香港街坊對經濟信心不足,亦覺得市道較一般,問李家超如何挽回市民信心。
李家超回應稱,香港經濟增長仍有百分之二至三,產業結構轉型是常態,政府希望「雪中送炭」,推出11項支援中小企的措施。他表示,過程會有「洗牌」作用,某些行業仍需要聘用人手,有些則倒閉令員工需要時間轉工。他認為重點在於改變產業結構,令香港在經濟波動中更穩固,船更加穩,就算未來有更大風浪,船隻已經變成大郵輪、不是小艇。香港當然有弱點,但仍然有很多好的地方,不要讓自己太悲天憫人,要幫的就會幫,如果沒有自信心,很難與人競爭。
相關內容《大行》摩通:京東(09618.HK)無意大舉爭奪外賣市場份額 冀與電商業務協同
至於吉舖空置率高企,李家超,表示吉舖數量上升,與經濟轉型及電商市場有關。他指出,很多人都在網上購物,實體店生意下降。「呢個(吉舖)係一個常態,所以我要講清楚呢個係常態,就等於我地新冠肺炎時,我們的常態。」他認為,知道該常態後,應用另外一種心態去處理,相信在洗牌過程中市場終會穩定。(da/a)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