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銀國際發表研報指出,小米集團(01810.HK) +0.820 (+1.687%) 沽空 $5.82億; 比率 19.561% 的股價本週呈現波動,主要受多宗新聞熱點及市場傳聞影響,涉及事件如成都SU7 Ultra致命車禍、新疆第三款車型路測,以及北京二期廠房準備就緒等。中銀國際維持對該股「買入」 評級。
該行指出,四川成都天府大道周一(13日)發生的嚴重交通事故,經交警官方認定,事故源於司機酒駕及超速駕駛,與車輛固有設計無直接關聯。迄今,小米尚未對事件作出官方回應,表明事故主要為駕駛員過失,與小米車輛本身任何固有設計、製造或系統性缺陷無關。
相關內容《大行》東吳證券列出南向資金近兩周對港股十大淨買入及淨賣出名單(表)
中銀國際又指,儘管小米北京二期廠房尚未獲得正式生產許可,但觀察到公司月產量維持穩定增長。鑑於近期技術調整及升級帶來進一步產能擴張空間,該行估計,小米短期內月產量將有額外20%上漲潛力,或推動今年第四季月交付量接近5萬輛,使該行對小米的全年銷售量40萬輛目標,可輕鬆達成甚至超越。
該行表示,了解到小米第三款車型為大型六座SUV,車長超過5米,預期該第三款車型將定價介乎20至30萬元人民幣,將更適合家庭旅行需求;相信將成為明年另一款大熱產品。
中銀國際表示,維持小米今明兩年汽車銷量40萬和70萬輛預測不變。若北京工廠後續的技術升級進一步提升產能,預計交付量比目前預測有進一步上升潛力。
此外,中銀國際預測,儘管小米17系列高端組合優於小米15,仍預期小米智慧手機毛利率(GPM)將於今年下半年觸底。今年第三季,估計小米智慧手機GPM為11%,較今年第二季的11.5%下滑0.5個百分點。(hc/w)(港股報價延遲最少十五分鐘。沽空資料截至 2025-10-15 12:25。)
AASTOCKS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