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五(10月24日),航天裝備板塊拉升,航天環宇、中國衛星、中天火箭、中國衛通等紛紛大漲。
消息面上,10月23日,新華社發佈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公報中,新增“航天強國”表述,市場預期航天產業的地位再度提升。
在我國商業航天快速發展的背景下,相關企業加速推進上市。今年以來,天兵科技已完成IPO輔導備案,藍箭航天、中科宇航等陸續啟動上市輔導,還有的企業已經先一步向科創板提交招股書。
格隆匯獲悉,近日,中電科藍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簡稱“電科藍天”)向上交所科創板提交招股書申報稿,保薦人為中信建投証券。
招股書顯示,電科藍天已為神舟飛船、天宮空間站、北斗衛星、嫦娥月球探測器、天問火星探測器等在內的700餘顆衛星/飛船/探測器/空間站提供了優質可靠的電源產品。
電科藍天質地如何?航天產業鏈都有哪些公司?今天就來一探究竟。
01
宇航電源業務爆發,為國內宇航電源核心供應商
2020年以來,全球航天呈高度活躍發展態勢,各國相繼發佈戰略政策,強化航天能力建設。據美國衛星產業協會(SIA)數據,2024 年全球衛星產業的總收入約2930億美元,其中衛星製造業總收入為 200億美元,佔比6.8%。
衛星主要由平台和載荷兩部分構成,衛星平台又包括姿控系統、電源系統、結構系統、星務系統、測控系統、熱控系統。平台的核心作用是為衛星提供機動能力和電力,因此姿控系統和電源系統的成本佔比也最大,據艾瑞諮詢數據,姿控系統和電源系統的成本之和約佔全衛星平台的60%以上。
隨着我國載人航天工程、探月工程等重大航天工程的深入推進,以及商業航天市場的快速興起,我國航天產業迎來高速發展期,宇航電源產業也隨之受益。
電科藍天主要從事電能源產品及系統的研發、生產、銷售及服務,擁有發電、儲能、控制和系統集成全套解決方案,產品應用領域實現深海至深空廣泛覆蓋。
公司主營業務涵蓋宇航電源、特種電源、新能源應用及服務三大板塊。
具體來看,2022年至2025年上半年(簡稱“報告期”),電科藍天來自宇航電源的營收佔比從53.96%提升至74.13%,佔比較大;而來自特種電源、新能源應用及服務的營收佔比均有所下降。
電科藍天的宇航電源產品主要包括空間太陽電池陣、空間鋰離子電池組和電源控制設備及其構成的電源系統,應用於航天器和臨近空間飛行器。作為國內宇航電源的核心供應商,公司宇航電源產品在國內市場覆蓋率超過50%。
其特種鋰離子電池組主要應用於攜行裝備、特種車輛、特種無人機和工業機器人,燃料電池主要應用於攜行裝備、應急電源等國防領域。
公司還積極開拓光伏、儲能兩大市場,新能源應用及服務板塊主要產品包括微電網解決方案、儲能系統及儲能EPC服務、光伏解決方案、電源檢測服務,以及鋰電正極材料和消費類鋰電池等。
值得注意的是,宇航電源領域,我國國家航天項目通常由政府和科研院所主導,服務於國家航天戰略目標,有着較強的技術壁壘,但隨着商業航天產業快速興起,新理念、新模式、新產品的出現使公司宇航電源業務的市場競爭格局更加激烈和複雜。
此外,近兩年,受鋰電價格下行及軍工行業宏觀因素及週期性影響,特種電源訂單受到一定衝擊,新能源應用及服務領域競爭激烈,如果公司未能將現有的核心技術轉化為更多的市場訂單,可能會影響公司的盈利能力。
02
處於航天產業鏈上游,客户集中度較高
電科藍天的宇航電源業務屬於航天產業鏈。
航天產業鏈上游主要為衛星、空間站、飛船等航天器及火箭的製造廠商,參與者除了電科藍天之外,還包括中天火箭、斯北圖、智星空間、中國火箭、中國衛星、航天環宇、上海滬工等。
中游為火箭發射與衛星運營服務廠商,其中,衛星運營服務商進一步分為遙感、通訊與導航三類。相關企業有海格通信、中國火箭、中科星圖、航天宏圖、北斗星通、航天科技、藍箭航天、星際榮耀等。
下游為應用環節,傳統應用場景包括通信(廣播電視傳輸、郵電、遠程醫療、應急救災等)、導航(海陸空交通運輸、精準農業、智慧城市、自動駕駛、應急救援、氣候監測等)、遙感(基礎設施測繪、環境監測、自然資源管理等),新興應用場景包括衛星互聯網、太空旅行、太空採礦、深空探索等。
電科藍天需要採購太陽電池陣生產材料、電池組及儲能系統材料、鋰離子電芯材料、新能源電站工程材料、電子元器件等原材料,供應商包括航天科技集團下屬單位、雲南鑫耀半導體材料、揚州乾照光電、中國電科集團下屬單位等,且航天科技集團下屬單位天津恆電、中國電科集團下屬單位為公司關聯方。
報告期內,公司向前五大供應商採購金額佔當期採購金額的比例分別為57.19%、44.95%、44.40%和54.01%。
電科藍天的客户包括航天科技集團下屬單位、中國化學與物理電源行業協會、上海格思航天科技、中國電科集團下屬單位、中國科學院下屬單位等。
報告期內,公司向前五大客户銷售金額佔當期營業收入的比例均超70%,其中,對第一大客户航天科技集團的銷售佔比均超40%,集中度較高,主要是公司下游客户的市場集中度較高導致。
值得注意的是,報告期內,公司關聯銷售的金額佔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50.88%、47.52%、 52.79%和64.85%,佔比較大,面臨關聯交易風險。
此外,隨着宇航電源等業務的增長,公司應收賬款規模也逐年增加。2022年末至2025年6月末,公司應收賬款賬面價值從約11.41億元增長至24.64億元,佔流動資產的比例也從20.74%飆升至42.82%,存在應收賬款回收風險。
03
業績存在波動,主營業務毛利率低於同行均值
近幾年,電科藍天的業績存在一定波動。
2022年、2023年、2024年、2025年1-6月,電科藍天的營業收入分別約25.21億元、35.24億元、31.27億元、11.13億元,對應的淨利潤分別約2.14億元、1.9億元、3.38億元、0.59億元。
報告期內,電科藍天的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23.92%、20.66%、24.83%和20.87%,存在波動。其中,2023年公司主營業務毛利率下降,主要系毛利率水平較低的新能源應用及服務收入佔比增加所致。
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較2024年下降,主要系公司在下半年集中交付宇航電源產品,部分高毛利業務收入集中在下半年乃至第四季度確認,且公司商業航天領域收入佔比提升導致。
電科藍天報告期內毛利率低於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平均值,其中2023年明顯較低,主要系當年公司新能源應用及服務業務收入佔比提升,而近年來儲能、光伏行業市場競爭激烈,且公司進入該領域時間較短,毛利率水平相對較低進而拉低主營業務毛利率所致。
電科藍天的產品技術體系涵蓋發電、儲能、控制以及系統集成等多個維度,對技術創新的要求較高。報告期各期,公司的研發費用率分別為6.46%、6.52%、6.40%和7.44%,整體低於可比上市公司均值。
04
天津衝出一家IPO,擬募資15億
電科藍天註冊地位於天津市濱海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其前身為1992年設立的全民所有制企業藍天電源,2014年藍天電源改製為有限責任公司,並在2022年整體變更設立股份有限公司。
本次發行前,中國電科直接持有公司48.97%的股份,通過間接持股及一致行動人方式合計控制公司84.5%的表決權,為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
值得注意的是,電科藍天與中國電科下屬的紅太陽新能源、嘉科新能源在光伏電站工程建設方面存在同業競爭,與十八所在鋰氟化碳電池產品領域存在潛在同業競爭。
管理層方面,電科藍天的董事長鄭宏宇出生於1968年,她畢業於電子科技大學電子材料與元器件專業,本科學歷。鄭宏宇曾歷任中國電科第十三研究所專業部技術幹部、副主任、主任、副總工程師、副所長等職務,還擔任過中國電科質量安全與社會責任部副主任、中國電科經濟運行部副主任、空間電源董事長。
總經理朱立宏也出生於1968年,他畢業於西安理工大學測試計量技術與儀器專業,本科學歷。朱立宏曾歷任十八所研究室技術幹部、副主任、主任、所長助理、副所長、所長,還兼任過上市公司電科芯片董事。
本次IPO,電科藍天擬使用募集資金15億元,用於宇航電源系統產業化(一期)建設項目。
整體而言,電科藍天身處“航天強國”戰略下的黃金賽道,憑藉其在宇航電源領域的領先地位,成為當前航天投資熱潮中的焦點。但投資者在看好其“國家隊”背景與賽道紅利的同時,也需審慎評估其客户集中度高、業績波動、市場競爭等潛在風險。
新聞來源 (不包括新聞圖片): 格隆匯